7月19日下午,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帶領工作組到江西省共青城市鄱陽湖模型試驗基地考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廖小罕作了“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區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監測示范應用工作匯報。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主任羅傳彬,水利廳一級巡視員紀偉濤、共青城市委書記王豐鵬等陪同考察。
周學文一行考察了鄱陽湖模型試驗研究基地模型大廳,了解了項目團隊無人機、系留浮空器平臺性能、載荷類型、遙感監測能力等具體情況;在項目主控中心觀看了無人機組網管控系統、任務智能規劃、大數據平臺、洪澇災害信息智能提取、無人值守智能機庫等系統演示,及無人機實時飛行數據傳輸技術展示。
項目組負責人廖小罕介紹,試驗啟動恰逢汛期,項目組面向鄱陽湖抗洪減災重大需求,緊急組織十余架無人機攜帶多種載荷,利用無人航空器組網遙感觀測技術,協同作業、迅捷響應獲取了康山大堤、三角聯圩等重點區域超高分辨率影像,并快速進行災情分析,為當地相關部門災情研判、評估提供科技支撐。
周學文對項目科研團隊開展抗洪減災支撐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目前洪澇災害防治工作,尤其堤岸巡察方面,大量依賴人力,無人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在大面積、迅捷監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希望科研團隊進一步發揮高新技術在洪澇災害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風險與損失評估、應急處置等能力;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力度,引導防災減災救災新技術發展,提升洪澇災害全要素、全過程的綜合監測與研判能力,提高災害風險評估與損失評估的自動化、定量化和精準化水平。

考察現場1

考察現場2